碧水回廊 黛瓦格窗 听曲话纯朴人家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林木葱郁,缘河而行,潺潺袅袅,渐入佳景。
亭台、楼阁、水榭、石桥,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一处处海曲文化景观,一组组古典苏式建筑群,在老城区美丽的香店河畔,一条古典又现代的街。
走近“海曲人家”,扑面而来的是古朴典雅、安详宁谧的徽派建筑。河畔周围层层叠起的马头墙,微风掠过竹林隐隐发出的簌簌声,倘若再加上河面袅袅冉起的青烟做衬,怕是会让人浸在这美景中醉上几分。
“海曲人家”,这里的一房一景、一石一木,都在古意盎然的氛围中,洋溢着日照悠远的文化底蕴。在传统徽派建筑的风格之上,又发挥了古典苏式建筑“一波三折”的特点,融入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元素,在空间上给人以深远、空灵之感。
景不醉人,人自醉。在老街古镇凹凸有致、穿插围合的风格之上,又组成了内院、亭廊、挑檐、露台等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风光幽雅别致、亭坊街桥古韵悠悠,使人身在其中备感阴柔与平和,不知不觉间,仿若画中居。
为充分展示我市历史文化,传承民俗优良传统,借鉴南京“秦淮人家”等地做法,将该项目取名“海曲人家”特色街。在方案设计上,突出文化特色,将我市民俗、名人以及“海曲”元素融入其中,一房一景、一石一木,各具特色,古意盎然,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古建筑与绿地、园林、溪塘等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体现日照历史文化的滨水生态特色街。
“海曲人家”特色街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做精品的原则,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每栋建筑、每处广场、每片绿地都突出品位,注意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努力实现建筑造型、色彩风格协调一致。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精雕细刻一砖一瓦,精心打扮一草一木,雕塑、铺装、景墙、绿地等每个布局、节点都精心设置,反复推敲,确保工程质量及特色品质,全力打造“精品中的精品、亮点中的亮点”。
街上建筑多以二层为主,一层和三层为辅,“不高不大不突兀”,以“粉墙黛瓦”为主色调,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彰显了古典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古典苏式建筑“一波三折”的特点,融入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元素,使空间处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在内部大空间组合设计上,参照经典老街古镇风格,凹凸有致,穿插围合,组成了内院、亭廊、挑檐、露台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
据悉,“海曲人家”特色街位于济南路以北、山东路以南的香店河畔,西邻香店河,东抵艳阳路,全长约770米,借鉴南京“秦淮人家”等地做法,发挥古典苏式建筑“一波三折”的特点,融入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元素,为市民提供“食、行、游、购、娱”多功能服务,发展当地特色商品经济,带动周围商业发展。“海曲人家”建设的6个组团项目业态,主要包括中餐、西餐、民俗展示等,以特色中餐为主,西餐为辅,计划引进知名餐饮经营。另外,在东岸规划建设了具有民俗风情特色的八角楼,作为民俗展示区,兼做茶室,让游客在品茶听曲的同时,参观日照市独有的农民画、民间剪纸等特色民俗。
在C组团主楼入口处的门檐下,有一尊刻满了花鸟的木雕,木雕上的鸟儿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据了解,这尊花鸟木雕是整个“海曲人家”中唯一的一尊,寓意吉祥如意。雕刻所选的木头防晒抗裂,丝毫不会变形。
在“海曲人家”建筑群的最北边,有一座些许“怪异”的亭子,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眼中所见的景象就会略有差异,这便是“移步换景”了。站在这儿看是一个亭子,可是稍稍走两步,挪到那边再看,就变成了两个亭子。许是双亭寓意“合二为一”的彩头,所以受到特别多情侣的喜爱。加上双亭坐落在一簇竹林间,微风掠过时簌簌的声音惹人心痒,亭内又有“美人靠”环绕,实为夏日避暑的佳境。
“苏而新,中而新”,市城投公司项目建设部的冯启贵如是介绍“海曲人家”的建筑风格,“每一处都是景,每一个细节都有故事。”
相关链接:
日照,秦至西汉时属琅琊郡海曲县。秦汉鼎革,汉初先因秦制,日照始置县,名海曲。流经老城区的香店河畔,自古就生活着勤劳、纯朴、善良的海曲人,今“海曲人家”特色街南面建有海曲公园,纵贯日照市区最主要的东西干道也分别取名海曲西路、海曲中路、海曲东路,海曲文化气息浓厚。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