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海天 > 旅游资讯

我市2008年旅游工作要点

日期: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奥运旅游年",是全面推进旅游业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全市旅游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奥运旅游重要机遇,强化大旅游观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高 
质量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旅游工作目标是,全年接待游客实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8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和28%;国内游客达到1485万人次,同比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30%;入境游客达到15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833万美元,同比增长26%;过夜游客达到680万人次,同比增长22%,新增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100人,同比增长30%;游客人均消费由2007年的534元提高到567元。 

  一、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1)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上半年完成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下半年组织实施。加强"一心二带三区"即市区旅游中心,阳光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带、北国江南休闲旅游带,游客休闲旅游区、山岳生态旅游区、莒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形成"山海林古"一体四大旅游格局。编制完善北部沿海旅游岸线概念性规划。在全市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年内建成1个生态旅游示范区。 

  (2)抓好精品项目建设。理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项目。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年内开展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加快推进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城旅游度假区、五莲山风景区、九仙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岚山磴山风景区、东港区涛雒水乡古镇等项目建设,将其培育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核心旅游景区。积极推进岚山海上碑景区、莒县古文化街、沭河公园、五莲山生态农业观光园、马亓山风景区和海上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3)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和地缘合作优势,加强与"黄金海岸线"各城市合作,主动接轨青岛,把日照打造成黄金海岸旅游发展的重要一极;加强与鲁南经济带各城市合作,参与组建鲁南旅游联合体,共同构筑"山海圣人旅游线",按照奥运旅游行动计划安排,编排日照与省内各城市的精品奥运旅游线路;加强大陆桥沿线客源市场开发,大力开发长三角客源市场,强化与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和市场开发,扩大客源覆盖面,积极发展高端客源市场,改善客源结构。集中力量开拓韩、日、俄三国市场,年内赴韩、日、俄宣传促销,适时开展对欧美国家的宣传促销。 

  (4)整合市内旅游资源。配合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启动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将旅游资源整合转化为旅游产品。组建市内景区间旅游联合体,构建无障碍旅游。旅游旺季开通海滨景区与山岳景区间的旅游交通车辆。年内实施"一票通"工程,将主要景区纳入"一票通"范围,为游客进入景区提供方便。合理分流游客,避免游客过分集中在同一个景区。 

  (5)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旅游网络营销,应用旅游多媒体营销系统,建立旅游网上营销平台,在全市推广应用全省旅游电子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各旅行社融入国内旅游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实现市场信息与地接服务的有效组合。与携程网、同程网等国内大型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合作,开展旅游目的地推介、产品预订和网上服务。 

  (6)加大A级旅游区培育力度。积极推进A级景区培育和创建工作,推进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区和黄海九寨沟风景区、竹洞天风景区3A级旅游区的创建工作。 

  (7)提升民俗旅游发展水平。继续推进民俗村标准间改造工程,年内标准间床位数量发展到2000张,改善民俗村服务设施条件。根据《日照市民俗旅游户标准及星级评定办法》,大力开展民俗旅游户星级评定工作,对符合标准的民俗旅游户实行"星级"管理。积极推广"公司+业户"的管理模式。制订统一的民俗旅游价格体系,加强内部自律,切实解决民俗旅游价格无序竞争的问题。 

  (8)推行节能减排措施。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引导各类旅游企业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指导旅游企业使用"环保车辆"、"生态厕所",启动旅游行业绿色环保行动,积极推行节水、节电、节气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客房、绿色餐馆、绿色照明、绿色服务,倡导绿色消费,推进旅游饭店节能减排工作。 

  二、实施"三个一批"壮大市场主体 

  (9)主动走出去,引进一批。争取港中旅、首旅、华侨城等著名旅游企业来日照设立分支机构或设立独资旅行社。 

  (10)优化结构,转型一批。推动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在结构升级中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日照港集团公司将旅游要素相关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壮大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日照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11)深化改革,重组一批。出台《关于推动全市旅行社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各旅行社通过联合,扩大企业资本,增强旅行社竞争力。支持各区县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推进3A级以上大型景区改革。对于旅行社在壮大企业实体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予以奖励。 

  三、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 

  (12)积极开展"五级联动创优工程"。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抓手,以景区开发建设和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产业素质,提升和扩大游客消费层次,推动全市旅游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着重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确保今年通过省旅游局的复核验收工作。各区县要把"旅游强县"、"旅游强镇"、"旅游强村"创建工作列入工作重点,集中做好五莲县创建"旅游强县"、涛雒镇和夏庄镇创建"旅游强镇"、五莲县的靴石村、东港区的乔家墩子村创建"旅游强村"工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制定方案,加大督导力度,推进工作开展。 

  (1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以"阳光海岸、生态日照"为主体形象,通过组织节庆活动和主流媒体宣传日照旅游。举办2008国际海滨旅游城市发展峰会、中国自驾车俱乐部会盟、2008日照啤酒节和百万北京人游日照等系列活动。加大在国家和省主流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扩大日照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城市重要街口、公路沿线、铁路站点等重要位置,设置旅游形象大型平面广告。在对外宣传推介、宣传品、纪念品制作中,要使用日照旅游形象标识,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14)以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发展水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指导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严格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指导各景区A级评定工作。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监督,推进规范经营。对114家旅行社进行年检,按照年度业绩和工作表现进行排名,评出前20名,第1到10名为"十强旅行社",第11到20名为"十佳旅行社"。严格控制旅行社数量,年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旅行社。 

  (15)大力培育旅游"六要素"。 

  食:突出海洋美食特色,认真搞好首届全国海鲜烹饪大赛暨日照市第五届烹饪大赛活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星级餐馆,新评定5家旅游星级餐馆。 

  住:加大星级酒店培育力度,年内完成海纳建国君豪大酒店、海景酒店按照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内部装修,按五星级旅游饭店设计的岚桥海景国际酒店开工建设。新上2家四星级饭店、5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引进大型酒店管理公司参与日照酒店管理,提升日照酒店管理水平,实现日照旅游接待水平的新突破。 

  行:启动全市旅游交通标识工程,按国家标准,对交通指向牌、景区标识进行修正、完善和增设,建立市内统一规范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 

  游:适应游客多样性的旅游消费需求,依托日照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休闲度假、民俗、历史文化、生态、宗教等旅游产品。 

  购: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和民间手工艺产品资源,开发黑陶、农民画、海产品、绿茶等特色旅游商品,指导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园等景区集中开发旅游购物点。 

  娱:策划打造一台有特色、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丰富日照旅游文化生活。支持旅游景区开发文化巡游、特色歌舞、文艺与杂技、大型魔术等演出活动,促进文艺演出进景区、进饭店、进餐馆。 

  (16)认真落实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发〔2006〕148号)文件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旅游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方面的有关政策,对旅游企业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 

  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17)加强市场监管。与创优工作结合,通过与公安、边防、工商、港航、安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扩大对市场暗访的频率和覆盖面。将管理从景区向宾馆、旅行社、星级餐馆延伸。制定出台《日照市海水浴场管理办法》,建立海水浴场管理机制和相关标准,明确海水浴场权责部门,推进海水浴场的规范管理。 

  (18)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坚决防止超速、超员和违章驾驶等行为,确保旅游交通安全。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重点抓好旅游星级饭店、旅游餐馆和民俗村食品卫生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定,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抓好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民俗村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完好性以及安全通道的畅通性。做好用电安全工作,为旅游用电提供必要的保障。 

  (19)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坚持公平、公正处理投诉,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为游客提供安全、和谐的市场环境。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解决无照导游、导购和欺宰游客等问题。 

  五、加大对旅游工作领导 

  (20)强化组织领导。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工作的调度和督查,加强市场监管、宣传促销和人才培训等工作。区、县要成立和完善相应的旅游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21)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各区县、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细化任务目标,完善旅游产业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加强目标的考核管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2)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旅游培训工作,组织举办旅行社经理培训班、导游员年审培训班、导游员岗前培训班,对新上星级旅游饭店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对民俗村从业人员进行年度培训。组织举办旅游饭店中式铺床大赛、服务员摆台大赛、全国海鲜烹饪大赛、导游员大赛。鼓励各大专院校增开旅游专业,大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23)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开展礼仪示范、优质服务,在行业内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巾帼文明岗"等活动,树立旅游企业典型,促进旅游行风建设。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