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东港 > 旅游资讯

“互联网+来了” 日照旅游流行扫一扫

日期: 2015年06月18日    来源: 中华泰山网

    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出游,在日照仅凭这两样就能全部搞定将变为现实。

    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任家台民俗旅游户王政文家中,中华泰山网记者看到,渔家乐的餐桌、宾馆卧室的墙壁上都贴着崭新的二维码宣传贴。记者打开手机“扫一扫”,渔家简介、客房展示,甚至掌柜的姓名、电话、电子邮箱迅即显示了出来。“有了这个二维码,只要游客扫一扫,就能进入我们的渔家乐,还能转发收藏呢。”王政文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初,市旅游信息中心以任家台村为试点,为该村每个有意向的民俗旅游户量身打造了网上宣传平台,并制作成专属的二维码供市民游客扫描,通过移动网络宣传推介日照的民俗旅游。“首批共有近300户民俗旅游户加入进来,二维码宣传页近期将陆续发放到民俗旅游户家中。”市旅游信息中心主任田玉峰说。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链接起一户旅游户甚至一个民俗旅游村。而这,仅仅是二维码功能的“冰山一角”。日照要利用二维码这一平台,链接起全市的旅游景区及服务项目。

    “借助二维码平台,我们将要搭建一个海量的公众信息平台。”田玉峰告诉记者,在这个平台上,企业、经营业户,人人都是宣传的中心。除传统的图片和文字外,三维、虚拟现实、VR全景、音频视频等多维度的展示方式将把日照的景点悉数展示在游客面前,平台还开辟查询导航、订购支付、票务、餐饮、住宿等商务功能,游客在家中就能完成查询、订票、订房间,出游将变得轻松愉快。

    互联网在旅游业的应用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益?田玉峰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调研时发现,一些宣传做得比较好的民俗旅游村,旅游业年收入能达3000多万元,而在一般的民俗旅游村,这一数字只有1000多万,差距有时有一倍之多。”不仅如此,很多游客离开之后会在网上对入住的渔家进行评价,民俗旅游户只有服务质量过硬,才能留住、吸引更多游客。“这种宣传效应是一种裂变式、集合式的。”田玉峰说。

    对此,王政文举双手赞同,“现在搞渔家乐,真是离不开网络。”他说,“就拿我家的店来说,现在通过网络渠道吸引的游客,已占全部客源的七成以上。”除了在本地网站上宣传,王政文每年还要在携程、艺龙、百度等专业旅游网站和门户网站作宣传推介,每年的网络推介费用近一万元,而近几年每年的收入都能达到10万元。

    “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村民中普及互联网应用的理念。”田玉峰说,只有大家都重视并参与进来,才能将这一市场做大。而与此同时,网络的建设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另一个重点,通达互联管网,扩大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范围,有了这一根基,才能言其他。

    “政府有要求,社会有需求,只要找准了结合点,日照的旅游业必将闯出另一番景象!”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化道路上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田玉峰对此信心满满。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