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莒县 > 旅游资讯

虾皮黑陶西施舌戴上“国家地理标志”

日期: 2012年02月21日    来源: 黄海晨刊  作者: 贾艳锋

    2月20日,记者从东港区两城镇获悉,该镇申报的“日照虾皮”、“日照黑陶”和“日照西施舌”3件地理标志日前成功获得注册。
    为进一步做强品牌产业,打造品牌名片,两城镇被授予“山东黑陶产业第一镇”之后,紧抓机遇,积极组织开展黑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同时,将具有特色的西施舌、虾皮两个特色产品整理相关资料,进行了申报,最终,3件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能提高相关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增收、增效,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据悉,产自两城镇的虾皮和西施舌,生长海域在黄海入海口的白马河口与两城河之间的海州湾,东濒鱼虾肥美的黄家塘湾,水质清新,浅海底质平坦,面积广袤,沙质海底,宽广深厚,是“国家级西施舌种质资源保护区”、“省级日本冠鞭蟹种质资源保护区”,南邻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水质资源及海水水质超过国家一类标准,环境优良、饵料丰富,是虾、蟹、贝类等繁衍生息的绝佳场所。
    这里的虾皮个头极小,是普通虾皮的1/3大,却饱满均匀,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含量突出,有“钙库”之称。“踩高跷推小虾”是近海渔民特有的捕虾方式。西施舌个体较大,壳薄且光滑,斧足形扁似舌,洁白如玉,肉质白嫩肥厚,脆滑鲜美,味香爽口。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西施舌还具有清热、利湿、滋阴、化痰、利尿等功能,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是食、药兼备的贝类珍品。
    两城镇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黑陶器物千姿百态。两城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从未间断黑陶制作,陶文化源远流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曾聘请两城镇前卞庄村厉彦相就沉碳法黑陶制作进行讲学,并作蛋壳陶的研究工作。1990年,两城黑陶厂刘加东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起对两城龙山黑陶、白陶、红陶进行研究,进行产品的开发研制,所研制的黑陶产品获首届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两城镇被命名为“黑陶之乡”。 


注: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qq.com 删除。

本站合作:904075747@qq.com